Thursday, August 6, 2009

曹操


董卓霸京搞乱局,
挟持天子好得意,
袁绍领军杀入京,
誓要消灭此将军。

袁绍军中有一人,
不堪看到此暴政,
决意献刀刺董卓,
此人名叫曹孟德。

文韬武略是曹操,
刺杀失败忙逃跑,
暂避风头非草包,
等待机会的来到。

广招文武来效劳,
各方诸侯来报到,
军纪严明人赞好,

推行仁政须做到。

Sunday, July 26, 2009

原谅敦马?

前些日子,听见了马华总财政郑福成与马青总团长魏家祥不约而同都对年事已高又不堪寂寞的敦马哈迪所发出的非马来人才是国家的主人论进行宽恕及原谅,顿时觉得两位领袖心胸宽阔, 菩萨心肠。

对我而言,原谅及宽恕一位82 岁高龄的老人所说过的一番毫无恶意,破口而出的言论绝非问题,但在此事件上,敦马以上的言论是否可以归纳成为一项无心之失的举动? 依我看来,敦马此言论并不是在他神志不清而是在他脑袋清醒下所提出的。 要原谅他确实有些难度。

在我的记忆中,敦马在位领导国家是曾经不止一次公开承认华裔对国家的各方面贡献,也曾经赞扬各族在建设国家上所作出的牺牲。 我想这与他现在发表的论是绝对前后矛盾的。曾经听一位长辈在我结婚之前对我说过,要维持一段和睦的夫妻关系就绝对要遵守 “ Give and Take” 的原则。倘若只有一方让步牺牲完全只有Take并没有Give,这肯定会是一段破裂的婚姻。依照以上逻辑,如果在维持我国的多元种族关系上只有马来人单方面Give非马来人却只有Take,我想我国并不能拥有今日的和平景象了。

我不要对敦马道出此论调的背后动机做出任何猜测,但我绝对相信敦马这言论肯定的挑起了种族之间的紧张关系。要敦马作出道歉,我想以他老人家的性格是美什么可能的。难道就让这样的狭隘极端又有煽动性的言论继续的我国人民中流传?


我想要对付破坏最有效的方法是建设, 政府当务之急是要想方设法在制定与执行各项政策上都体现一个马来西亚的原则,公平施政,造福人民。如是这样,敦马的极端言论将不攻自破也同时自讨没趣了。到那时,原不原谅敦马也变得不重要了。

Tuesday, July 7, 2009

不要焕缓兵之计,只要一劳永逸

以回教党为首的吉打州政府在亚罗士打铲平太子路过港宰猪场事件引发了一场民联内部的合作危机,此事件更是促使吉打州行动党愤然宣布退出该州民联政府。正当这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回教党全国主席哈迪阿旺却透露了吉打州政府将另寻地点从新建造养猪场。这宣布让人有种强烈的感觉,回教党是在安抚民联内的另外两个成员党以及吉打州内的非回教徒对此事的不满情绪。

没错,如果回教党真的承如哈迪阿旺所说另建新的宰猪场,一方面是可以缓和与行动党的摩擦进一步遏制民联的内部问题浮上台面而爆发合作信心问题,另一方面则可以暂时按耐住非回教徒对回教党的抗拒以免影响下一届大选民联的胜算。从所周知,国内非回教徒特别是华裔对回教党要在我国建立回教国体系还是非常抗拒的,纵然在308 大选华裔有将选票投向回教党,相信此举并不能等同于赞同回教党要成立回教国的斗争而是人民要运用手中一票制衡国阵过于强大的情况。有鉴于此,回教党这缓兵之计对于稳住民联军心以及恢复人民对回教党的信任至到下届大选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以上事件已经暴露了回教党那种不尊重成员党的嚣张态度也同时显示了回教党从来没有放弃要成立回教国的方针。我认为,民联如果要在下届大选入主布城,执政中央其首要任务就是得白纸黑字,实实在在的列出民联的执政纲领并公告天下。这执政纲领则必须获得民联三大成员党的一致认同并且一定要以国家宪法作为依据。依我浅见,吉打州的不幸事件很显然的就正是因为三党在民联内并没有达成共识而造成的。

另一方面,国阵也不必因为民联成员党之间发生矛盾而感到庆幸反之应该将此事件作为该党的一个借镜。在民联这次的问题上,国阵应该引以为鉴在往后的施政中必定要体现出容纳各个民族的同异点,在政策上反映出以全体国民利益为先的方针。在国阵内部方面,各成员党都必须获得相等的地位及决策权。这才会使到该党能够继续取信于民。

身为国家的一份子,我非常希望看到任何一个有意愿执政的政党都能提出一个可以一劳永逸解决目前我国所面对的种种问题的政纲。这政纲是必须有前瞻性并且能够永久性的解决问题而不是碰到问题发生时才来采取缓兵之计,暂时安抚受到伤害的一方然而却没有去构思能够一劳永逸根治问题的方案。

采取缓兵之计的当政者固然可以获得片刻的安宁但这有如将问题扫入地毯下然后避而不见。我觉得这样的做法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反之却将问题无限量累集与推到往后,这种犹如鸵鸟的处理方式已经不在适合用于现今的政治状况了。

Thursday, May 14, 2009

国阵,壮士断臂吧!

经过足以让我国蒙羞的507 霹雳州议会的闹剧后,高庭在511裁决了民联的尼查才是合法的霹雳州务大臣, 接着便是国阵的赞比利入秉上诉庭要求展缓执行高庭的裁决得直,让尼查再次告别州务大臣的宝座。然而尼查较后入秉上诉庭申请撤销国阵赞比利展缓高庭宣判尼查是合法大臣的庭令。一部又一部的政治剧场让人看得眼花缭乱,霹雳州政局发展至今只可用一字形容 - 乱。

霹雳州的政治乱相所延伸出来的种种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到霹雳州的发展。依我浅见,如要解决霹雳州这次的政治乱相,民联与国阵双方都必须以高庭的裁决案作为依归。既然高庭已经裁决了尼查才是合法的州务大臣,双方理应停止上诉尽快将州政权归还民联好让尼查执行大臣职务。如要彻底解决此问题,尼查就必须请示苏丹解散州议会,还政于民让霹雳州人民再次选出该州政府。

恕我大胆猜测,如果霹雳州举行选举,该州人民将会再次打开情绪的窗口,延续着武吉甘当国席补选的投票模式来选择。如是这样,国阵将再次遭到重创,所得议席极可能大大减少。虽说霹雳州国阵可能遭到惨败,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不失为一个让国阵重攀政治高峰的一个转折点。

此话怎讲?假设国阵大方的根据高庭裁决将政权归还民联,国阵就可在行为体现上告诉人民该党是绝对尊重我国的司法制度,这也同时告知世界我国的司法制度是绝对独立,三权分立的民主精神也能够得以全面的灌彻。这对首相纳吉要吸引外资投资我国来整顿经济以及修改人们对我国司法制度的负面看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如果国阵真的兵败霹雳州,表面上该党脸上无光。但是如果从长远来看,国阵已经间接的避免了人民不满的情绪从霹雳州迅速扩大到全马上下。从报章上得知,人民一般上都不满国阵在处理霹雳州政局的手法,特别是在霹雳州变天事件上国阵更是受到千夫所指。以上论述可以从武吉甘当国席补选成绩中得到印证。有鉴于此,国阵可以借助这次的契机坦然接受高庭裁决,勇敢面对选民的抉择。虽说霹雳国阵可能因此受到重挫,但长痛不如短痛,只要国阵秉承着以民意为依归的方针继续为民服务,相信要化解民怨并重新赢回人民的支持是指日可待的。

另一方面,国阵的两大成员党领袖即马华署理总会长蔡细历与民政党副主席丁福南不约而同公开呼吁巫统接受高庭裁决并放弃上诉同时建议解散州议会方为上之策。我认为,如果霹雳巫统采纳建议还政于民,这将显示巫统能够敞开胸怀聆听国阵各大成员党的进言,以民意及霹雳州的政治稳定作为考量,证明给全国人民看巫统已经做出改变,这也将对首相纳吉誓言打造以民意为先的马来西亚起着正面的作用。


纵观以上几点,我想国阵如果在此事上退一步将会得到更长远的利益。这么一来国阵不止可以减低人民的不满情绪也同时避免了霹雳州的课题成为国阵在下届大选被攻击的对相。当政局平静了,情绪平复了,人民才能冷静的分析两党的执政表现以便在下届大选时为霹雳投选出心目中的政府。

为了人民着想,为了霹雳州的安宁,国阵民联别再斗了。 如果国阵在此事上先做出让步能带来对该党更长远的利益,那么国阵可以考虑忍着一时之痛, 壮士断臂吧!

Sunday, April 19, 2009

本南地补选的联想

随着前槟州第一副首席部长法魯斯辞去了本南地州议席后,我国即将迎来自308 大选后的第六场补选。到底国阵会采取什么策略来迎战又或者选择弃战本南地? 我认为国阵派不派候选人迎战补选又或者哪个政党将会赢得这场补选都已经是其次,重要的是从本南地这场补选所传达出来的讯息才是应该让人深思的。

本南地州议席之所以进行补选是因为原任州议员法鲁斯辞职后而悬空。由于法鲁斯兼任槟州第一副首席部长所以他的辞职也给槟州首席部长林冠英下了一道难题,那就是谁将会是林冠英未来的副手。根据民联的协议,第一副首席部长将会让来自公正党的马来州议员出任。依照现有的槟州州议员的人数,除了法鲁斯外,有资格出任此官位的公正党州议员还有两位,即来自峇都茅区州议员阿都马力与双溪峇甲州议员马克达。按照常理,林冠英应该从这两位民选的议员中挑选一位符合资格的人选任其副手。林冠英秉承着民联的合作协议让安华推荐其人选。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让人始料不及。安华不但没有尽快推荐中选的州议员让首席部长委任成为第一副首席部长反而宣布法鲁斯辞职的消息进而制造补选。

我认为这样的事情发展传达了几个可让人深思的问题。第一,制造补选是否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一个补选要劳动的是一笔庞大的花费,要动用的是一批丛多的人力,可说是劳民又伤财。在面对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挑战时,政府应该将心思放在搞好经济,设法吸引外资,制造更多就业机会来为人民解决就业问题,帮助人民渡过难关。然而民联领袖却选择制造补选来解决槟州第一首席部长的问题。我同意如果说原任州议员逝世,进行补选是应该的。但本南地这场补选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从报章上得知,公正党之所以采取了这制造补选的策略原因是安华的属意人选并非现任中选的州议员而希望通过补选让其属意人选登上第一副首席部长的宝座。试问,如果只是为了单方面的利益而妄顾了为人民谋福利的大前提的政府,是否会愧对了人民在大选时所给予的重大委托? 

第二,此事件的发生暴露了林冠英政府的无奈而行动党在槟州政府的主导地位上也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质疑。据我了解,委任副首席部长是首席部长的权力。虽然林冠英可以参考不同的意见后才进行委任,但最终的权力还是落在林冠英本身而必须对他的委任负上全责。在此事的发展上,林冠英把公布第一首副席部长一事交由安华来执行,我认为此乃本末倒置的做法。虽说林冠英是要维护民联之间的合作关系,但公布副首席部长一事应该由州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进行公布才为恰当。这是因为只有政府的最高领导人才清楚明白他到底要怎样的一个班底来协助他落实该政府的各项政策。我本身也认为政府的领导班底应该由最高领导人来公布,这是因为在政府的行政体系里只能拥有一头领头羊决不能存在两个火车头。这就好比首相委任其内阁部长并由他本身而非其他人进行公布的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国阵弃战隶属国会反对党领袖安华峇东埔国席以下的本南地是否意味着国阵是因为怕输而不敢面对选民?我想如果国阵领袖是因为怕输而选择逃避,难就相当的可悲了。国阵可以选择弃战本南地,但其原因必须是要传达一个讯息那就是要否决一场只为本身利益而不顾宏观情况下制造出来的一场补选。国阵必须清楚告诉人民,国阵一方面要否决这种通过制造补选来达到目的的这种做法,另一方面是要避免劳民伤财。与其劳师动丛的来应付这样的补选不如集中火力搞好国家经济,确保各项利民的政策得以有效的全面灌撤。当然以首相纳吉为首的国阵政府必须以实际行动来证明此事。

Wednesday, April 15, 2009

不可拿选票来发泄

武吉兰樟的大部分居民协会代表在一项声援该区州议员黄结冰的集会上,公然向公正党喊话如果不挽留黄洁冰,该区居民不排除在补选时将 “意气用事” 用手中一票发泄。我认为这样的一种举动是非常不智的。

选票是在民主体制中用来决定一个小至团队大至国家领导的一种工具。在民主的程序下,团体的代表就是以一人一票,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下被推选出来的。有鉴于此,选票是神圣的一个工具,是一个能够让我们通过民主的机制下来决定国家未来领导者的一个管道。所以,如果只将个人的情绪发泄在选票上而完全不考虑宏观的因素,我想这会是对民主的发展将是打了一个大折扣。

我认同黄洁冰的确是一位很能干的州行政议员,也同时感觉到武吉兰樟区的选民对她的爱戴情怀,但决不能采取通过手中一票来发泄的方式来挽留黄洁冰。这样的方式如同进行威胁。这将会使到我国在民主的进步道路上蒙上了阴影。

民主的选票除了可以推选领袖也同是转达讯息的一个管道。308全国大选,人民壮大了反对声音希望在国会加强监督政府施政,这也就是人民传达了一个警惕讯号给国阵政府以便推行更透明的施政方针,打造一个更廉洁的政府。这样的一个成绩迫使执政的国阵必须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去芜存箐的检讨过去以便能以一个全新的形象与政纲赢回选民的信心,继续的领导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竞争。由此可见,我们手中的是都么的有价值,影响是多么的深远啊!

身为选民的我们是由责任确保手中一票要投的有价值。不论是投给执政党表达支持或是投向反对党增强监督力量,我们都必须确保手中一票要投得有价值而不是只是为了不满而投下情绪票。

Thursday, April 9, 2009

国阵还是国民的阵线吗

国阵,还会是国民的阵线吗?相信此话一出, 必定遭到国阵支持的强烈反弹,也一定会被受指责说当我国首相纳吉正要开始落实一个全民的马来西亚目标时就泼了国阵一桶冷水。非也,非也。依我看来,就正是因为纳吉刚成为了国阵新一任的主席,这个对国阵的根本性问题就正好让大家来个思考。

回顾历史,308 大选后的每一场补选,国阵在西马可说是全军覆没,大小战役没有一场告捷。从峇东埔的补选让安华以巨大票数步入国会同时也在原本属于国阵的瓜登国会议席补选败了给回教党。原本以为换了首相,可以借助新首相效应在704三场补选中一举拿下两个州席和一个国席。但是却在成绩公布后,国阵只能成功保住砂劳越的峇当哎却夺不回两座山(Bukit Gantang & Bukit Selambau)。 这是否可以归咎于新首相效应已再不灵验? 是否又是因为民联过于强势?

依我浅见,以上两者皆非。真正的原因是国阵在当地选民心中的定位以及价值出现了变化。换句话说在选民的心目中,国阵已经不再是国民所要看到的一个阵线。如果以这两个选区的民心看全国,这的确对国阵是一个危险讯号。到底人民要的是一个怎样的政府来领导我国?国阵往后要以怎样的一个方针及政策来面对选民?我想在新任的国阵主席兼首相心中肯定已经有了定案了。纳吉在他上任时说过,他誓言要打造一个全民的马来西亚,要成为一位全民的首相。如果纳吉往后在制定任何政策时都依巡这项目标,推行利国利民的廉政,相信国阵要挽回民心并不是天方夜谭。

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则失天下。这番道理在中国历史上已有无数的事迹做为印证。其中在三国时代,刘备因事事皆以民为本,在做任何决策前都必定与民同在近而使到人民决心归顺于他,为后来的的三国鼎立奠定了一个重要基础。在隆中时,诸葛亮曾经对刘备进言, 若要实现三国鼎足之势, 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刘备则可占人和。 后来的历史发展足以证明刘备在万民的拥护及文臣武将的拥戴之下成为了蜀国的国君。

这段历史让我们清楚了解到如果一个政党想要执政, 首先就必须深入了解该党在人民心目中的定位进而取得人民的支持。从西马的两场补选成绩看来,选民对国阵在过去一年来所作出的种种改革成效还不满意。换句话说,选民还期望看到更好的一个政党来领导国家。 因此我认为,国阵的当前任务是要探讨如何从新定位该党的整体形象好让人民恢复信心,将国家的前途继续托弗给国阵,千万不要只是着重于分析选举成绩, 看看那个地区的选票是否有支持国阵, 分析哪个民族的选票是否倾向民联或是国阵。

另一方面,国阵领袖必须加紧脚步改革该党成为全体国民到能够接受的阵线。首相纳吉也曾经说过,如果巫统不改革,它将会被人民改变。按照同样的逻辑,如果国阵不尽早改革,该党也将会有遭到人民唾弃的一天。

经过了三场补选后,身为国阵领头羊的纳吉与国阵内的各大成员党的党魁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必须立刻实行一系列的全民政策来实现纳吉上任时所要推行的全民马来西亚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