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1, 2009

求同存异;异中求同

马华总会长翁诗杰在柔佛州新春团拜时表示,马华是以“求同存异;异中求同”这八字真言来处理党务。翁诗杰也指出,无论是在朝或是在野的政党都无法拥有一致的想法, 既使父子也是如此。

翁诗杰这番话确实说的非常正确。我认为,这8 字真言不止可以运用于处理马华党务甚至也应该扩大到执政我国中央的国阵与拥有五个州政权的民联。在这两大政治联盟阵线中都各自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论是民联或是国阵都是由几个不同理念,不同政治背景的政党所组成然而却能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联合起来,并肩作战。举个实在的例子,民联内的三大成员党一向来都有不同的斗争目标,行动党为的是打造一个属于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回教党则追求的是成立回教国体制而人民公正党声称要为了公正而战。但是在308 大选时三党领导人却成功在不一样的政治理念中寻找出共同的方向而结盟, 就在这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的法则下成功毁掉国阵五十多年来的半壁江山。

要将翁诗杰这8 字真言彻底以及成功的落实却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依我浅见,要落实这8 字真言是必须取得领袖与人民百姓的双向配合。身为人民百姓的我们可以通过各方面的管道来向领袖们反映意见和看法甚至是对国家的期许。然而身为领袖者则需要以像一片海棉般的心境来细心聆听这些八方回响并以智惠判断何者才是最适合全体国民的方案。

在求同存异,异中求同的过程之中,如果有一方面企图强化本身在这组织中的主导地位则将会造成反效果的局面产生。国阵在308 大选的惨败就足以证明了我以上的观点。国阵里的各个成员党都是拥有本身不同的政治斗争方向 – 其中巫统为了马来族群的地位斗争,马华努力的在国阵中捍卫华裔的权益, 国大党则为了印裔同胞奋斗,东马的各个成员党都是在为了各自的群体奋斗。国阵的体系就正是提供了一个平台让我国多元民族的代表进行讨论以寻找出一个全体人民都能受惠的治国方针。

遗憾的是,巫统一直以来都企图以高姿态的举动来凸现该党在国阵中的龙头主导地位进而忽略了其它成员党和人民的感受。的就这样人民渐渐的对国阵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而在大选中运用手中一票发动了2008 年我国政坛的政治大海啸。

容我再举一个例子,刚刚尘埃落定的瓜登补选成绩显示,回教党大量流失了华裔选民的选票足以证明了回教党依然不能取得多数华裔的支持。丛所周知,回教党在瓜登补选前公开表示要在夺得中央政权后实行回教法而该党这项方针很明显没有获得也是民联友党的行动党支持。我认为,回教党一厢情愿的要实行回教法已经引起了华裔选民的不安和焦虑而把手中一票投回国阵。这次补选的成绩也间接传达了一个讯息 – 回教党还未能在我国多元社会体系里取的一个平衡点。

马来西亚的国家领导人是绝对需要充分了解“求同存异,异中求同”这8 字真言。这是因为我国是个多元种族,拥有不同宗教,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度。有鉴于此,我国领导人应该在丛多的“异”出中寻找出共有的“同”处而这“同”处正是可让我国社会安宁,国家稳定发展的平衡点。

Sunday, December 28, 2008

行动党的立场在那里?

民主行动党一方面不赞同回教党要在执政后实行回教刑事法但却又在日前公开支持回教党候选人上阵瓜登补选的这种模菱两可的政治立场让人感到非常遗憾及失望。

马来西亚是个多元种族的国家,国家联邦宪法清楚阐明多元宗教的特质也同时保障国民自由信奉宗教的权力。最高法院在1998 年一致通过马来西亚是一个世俗国而并非回教国的判决已经再次证明我国是个多元宗教的国家。回教党要一意孤行在执政后推行回教刑事法的举动等同于藐视宪法也同时是在藐视法庭。

身为民联其中一分子的民主行动党是有必要向全国人民清楚交待该党对实行回教刑事法的立场。 如果该党是反对回教刑事法在我国实行,那就必须以行动来证明给人民看而不是一方面反对回教党的这项建议但却在另一方面支持回教党的候选人在瓜登补选上阵。 民主行动党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法是不能被接受的。

为了维护国家宪法及现有的国家体制, 希望民主行动党可以站出来谴责回教党并且希望该党能在民联的机制里阻止回教党推行这种拐离国家宪法的政策。民主行动党更不可为了该党目前本身的政治利益,不惜一切违反立场去帮助回教党竞选瓜登国会议席的补选。反之, 该党应该成为民联中的一颗良心来维护我国多元体系的特色。

如果民主行动党无法说服回教党放弃推行回教刑事法, 该党就应该在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原则下与回教党划清界线,以便对人民有个交待。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家和万事兴

马华总会长翁诗杰终于在11/11/2008 宣布了他的中委会的成员以及13 个州的联委会主席。这次翁诗杰所公布的名单的确令到很多人都感到意外及惊讶。让人深感吃惊的不外是在党选中胜出的属理总会长蔡细厉并没有被翁诗杰委任成为任何一州的联委会主席也同时不被委任成为在传统上都由属理总会长出任的纪律委员会的主席。其次,是委任一些非地方上的领袖出任州联委会主席而本身更是飞象过河,御驾亲征蔡细厉的政治老巢-柔佛州。

翁诗杰的这项宣布无论在马华党内或是党外都引起了普罗大众的议论纷纷。委派外州人士来掌管一个州属肯定会引起基层的不满,这是因为地方情意结还是在大马的政治上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外州领袖肯定需要花更大的努力来化解地方上各个不同派系的矛盾进而加于整合来配合翁诗杰的领导。依我之见,这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如果处理有欠妥当,这将是翁诗杰要整顿马华的一大绊脚石。

马华党选的成绩显示,基层希望看到翁诗杰与蔡细厉携手合作把马华带出308 大选后的政治低潮。然而看了翁诗杰的委任名单后,让人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 那就是马华的老二突然变得非常渺小。 这对马华的整体形象而言无疑是打了一个折扣。虽然说翁诗杰是在以马华利益为先的前提下行使党章赋予的权利做出委任,但这样的一个安排是否有能够得到蔡细厉的谅解以及所有马华党员的认同,这可是翁诗杰要在党选后整合马华的一大挑战啊!

今天翁诗杰的这个排阵很直接的突出了一点,那就是他与蔡细厉的合作关系受到了考验。这有如在一个家庭内,两位家长心中都存在一个心结。 为了这个家庭的共同利益, 两位家长是有必要好好沟通来化解这心中这个结。为了这个家庭的强大,两位领航人更是有必要放下个人成见,打开心怀真诚合作来带领这个成员众多的家庭面对挑战。


有鉴于此,身在马华这个大家庭的成员是绝对有必要重新团结在新领导之下。党选后的马华已经步入了‘蕹菜’时代而蕹菜的特别之处正是拥有一颗空心能提供一个宽敞的空间来团结及整合马华。只要四方八面的人马能在最快的时间里不计前嫌,放弃成见,一起团结在这棵蕹菜的空心内,相信马华这个大家庭不止可以壮大起来,而且更是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为国为民捍卫权益。 古人有云: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这一切的愿景都必须从马华党内的一个‘和’字开始。所谓家和万事兴啊!

Saturday, November 8, 2008

大胆预测马华总秘书

一天晚餐时刻,我与两位热衷政治的好友谈到马华的第三把交椅,总秘书一职到底会有谁来担任? 我们甚至大胆预测总秘书的人选。

回顾历史,马华总会长通常将会从票选中委当中委任一中委成为总秘书。如果翁诗杰依然跟巡着这样的方式,那么马华的25位中委当中谁将是被总会长钦点的幸运儿呢?在进一步讨论这个课题时,我们先将25 位中委先来个简单的归纳。我认为新一任的马华中委基本上可以分成三个组别。第一,拥有官职者; 第二,少壮年轻者; 第三, 资深经验者。

拥有官职者除了那些在政府内任担任政府部长也抱括了在大选中受到人民为托的国州议员或是上议员。在我看来,翁诗杰是不会委任这些拥有官职的中委来担任总秘书一职, 其原因是希望他们能够多放心思在公务上以及选区的事情, 不会因为沉重的党务而辜负了选民的期望甚至影响到他们在国家行政体系的专注。在所有当选的中委中,已经是人民代议士的包括李志亮,颜天禄,何启文,郑修强, 丘克海,上议员的有王茀明以及官拜副部长的何国忠与黄日升。

属于少壮年轻的中委简单来说就是那些新任的中选中委。由于是新官上任,毕竟缺乏经验,还需时间多加磨练。 在我看来,这批年轻的中委就正是一股前锋力量来协助总会长推动马华的改革, 带领马华走出目前的政治低潮。在要整合马华的大前提下,相信翁诗杰希望看到老中青三代领袖的大力配合推动党务,由此可见委任这批年轻的中委来担任总秘书一职的可能性并不高。这些年轻的票选中委包括李伟杰,陈清凉,颜炳寿,尤绰韬,王乃志,郑联科,廖润强,江承俊,卢诚国与傅子初。

至于另一组的中委则是党内的资深中委。这批中委已经在马华“纵横多年”, 虽然他们对党务非常熟悉但毕竟他们大多数已经到达了政治的顶峰。以我浅见,如果这批经验老到的中委能够将他们的时间投入在培养年轻一代的马华领袖,为未来的马华培养接班人, 这将会是一个更有策略性的安排。如果以上所说可以被翁诗杰接受,相信他也不会委任这批资深中委成为总秘书。这批中委就包括陈财和,李成材,姚再添,张日洲,黄木良和黄祥辉。

无论如何,我认为翁诗杰还是得委任一位对马华党务有经验而且又能被所有马华党员接受的人来辅助总会长来执行党务。我想在所有中委之中就出现了一位这样的人物。他就是曾但任霹雳州议员、五届丹绒马林区国会议员、7年的财政部副部长、4年的青年体育部副部长的陆垠佑。现在的陆垠佑已经是无官一身轻,既没有官职也不是人民代议士,因此,他拥有充裕的时间来协助翁诗杰重整马华。 其次,在马华党内,陆垠佑是一位极少被争议的人物,也并不属于哪一方派系人马。更值得一提的是,陆垠佑所领导的丹绒马林区会立属霹雳州,如果翁诗杰将总秘书一职在黄家泉党选失利后仍然“保留”给该州,相信此举肯定能够稳住霹雳州的基层, 这也对翁诗杰要在未来领导马华起着正面的作用。

有鉴于此,恕我大胆猜测,如无意外马华总秘书一职将会由陆垠佑出任。

Sunday, November 2, 2008

谁是总秘书 ?

马华党选已经落幕,新一届的领导层也已经诞生了。如今让人所期待的不外是谁将会被总会长委任成为马华第三把交椅总秘书的真命天子。 根据马华党章,总秘书将由总会长委任而此职位的人选也被视为总会长的亲信。到底,翁诗杰将会委任谁当此重任呢?一切都要等待翁诗杰从法国公干回来才把谜底掀开。

马华党选的成绩显示,与翁诗杰不同“阵营”的蔡细厉击败了位高权重的黄家泉,夺下了署理总会长的宝座,使马华正式步入“蕹菜”时代。这也使到总秘书的委任成为了翁诗杰的第一个政治智慧的举动。我认为,在党选期间宣布不向任何一派结盟,可以与任何人合作的翁诗杰在委任总秘书时,基本上有三大选择。

第一,委任与蔡细厉关系较好的人来帮助他处理党务。如果翁诗杰出此一招, 肯定的会受到蔡细厉阵营的支持与欢呼,此举也是直接的告诉党员他心能容物, 虽然翁诗杰在党选时不是与蔡细厉站在一起,但他任然能以包容之心,尊重中央代表要翁菜二人精诚合作把马华带出政治低潮的决定。这将使到翁诗杰的形象再次的提升也同时能够获得蔡派人马的支持,对要改革马华的翁诗杰来说无疑的是扫除了一个障碍。

第二,委任黄家泉或其心腹为总秘书。 如果翁诗杰下这步棋则其意即为明显。 这是翁诗杰要制衡蔡细厉日益壮大的支持力量。在署理总会长一役中,蔡细厉只是以一百多张票之差击败黄家泉。换句话说,黄家泉在党内还是拥有一定的势力。运用这股力量来制衡势力日渐膨胀的蔡细厉无疑可以使到翁诗杰在面对强大蔡派的力量时,赢得了一些喘气的空间。 如果能够加以巧妙的运用, 更是对翁诗杰整顿马华有着正面的作用。

第三,委任一位中立者(不属黄派, 也不属蔡派的人)为总秘书。如果翁诗杰要出此招就必须寻找一位对党务了如指掌, 并且是两派都能接受的心腹来当此重任。在表面看来,这无疑是翁诗杰的最佳选择。然而,是否能够寻得此人就正是翁诗杰的一大挑战。

今天的马华已在也经不起另一轮党争的摧残。在马华要进行改革, 推动转型以寄望在下届大选赢回选民信心的大前提下, 翁诗杰的政治智慧起着关键的影响,总秘书的委任更是重大的决定。 谁是总秘书不得而知, 只有翁诗杰心里有数。就让我们一起等待翁诗杰在不久的将来做出这个重大的宣布吧!

Thursday, October 23, 2008

巫统不是恶霸, 是善霸

首相阿都拉在为马华第55 届常年代表大会开幕时声称巫统不是恶霸, 没有在国阵大家庭里欺负其他的成员党。首相指出这是反对党故意制造的一个假想, 挑拨国阵成员党之间的关系。首相的这项言论就在隔天受到了两位巫统国会议员即加拉巴干区的拿督卡布沙列和亚楼区的拿督依斯迈卡欣的符合。其实,我也相当同意首相的说法。的确, 巫统不是恶霸,但我认为巫统却是“善霸”。

此话怎讲?我认为恶霸与善霸之间的不同是前者是运用粗俗或肢体暴力的方法来达到目的而后者则是能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作为后盾, 使用手段来达到本身目的。霸则可以解释成霸占或者是霸权。具体一点来说,巫统并没有用像大耳窿追债的那种暴力手段来迫使别人听从她的指示, 但巫统却运用它在国阵龙头老大的地位实行霸权政策, 支配其他成员党。

马华前任总会长黄家定在他最后一次常年代表大会的演说中指出巫统时常都会单方面决定国策,但却要求其他成员党在国阵精神这块大得不能再大的招牌下来对巫统所做的一切做出辩护并且承担后果。我想这是非常不公平的, 这也就是巫统在国阵中实行霸权的一个证明。

回顾历史,巫统的“善霸”本色已经被该党的领袖发挥得流俐尽致。 其中一个最近的例子就是在动用内安法令“保护”据实报道的记者的这起事件中, 巫统的政府领袖并没有与其他成员党商量动用这法令的决定而是一意孤行的采取行动,结果引起众怒,使国阵其它成员党受到不明之冤。另一起事件则是巫青团长希山两度高举马来短剑,推崇极端大马来人主义, 伤害了种族之间的和谐。 最可笑的是希山为了合理化本身的这项举动,竟然说高举马来短剑是为了要保护大马全体国民并指示国阵其他成员党停止讨论这件事。以上二事足以证明巫统的“善霸”本色。

Monday, October 20, 2008

不知悔改的巫统

峇东埔补选,人民发出了第二次的怒吼。 再次以强而有力的15,671 张多数票成绩向国阵政府提出要改变的意愿。补选的成绩也反映了人民坚决不赞同种族主义继续在我国滋长,都不接受种族分化的治国政策。

自308 大选以来,国阵各主要成员党都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做出改变以寄望在来届大选收复失地。 其中马华提出了转型的概念, 设定了“全民共治,各族分享“做为未来的斗争目标;印度国大党更是来个重新包装,以新形象再出发; 民政党也誓言要加紧落实多元种族政治的理念。然而, 巫统在这方面做了什么改变?

依我浅见,巫统似乎接受不到选民给于的讯息,任然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大事渲染狭隘的种族主义,甚至更是高举‘大马来人主义’旗帜在峇东埔横行霸道。 巫统升旗山区部主席口出狂言道出破坏国民团结的‘寄居论’ 就足以证明巫统依然暝皖不灵, 死不悔改。

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巫统中央领袖在处理‘寄居论’ 课题上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训斥升旗山区部主席更没有对他采取纪律行动。 这是令人相当失望的。 我认为,‘寄居论’已经严重破坏了种族之间的和谐, 分化了种族之间的和睦关系进而妨碍国家发展。有鉴于此,道此论者理应受到党纪律的对付更应该向全体国民做出道歉。

巫统在峇东埔补选竞选期间大玩种族课题的行为已经暴露了巫统政治斗争的浅短眼光。我相信这也是其中一个让三大民族手中的一票大量投向安华的因素。 从补选的成绩看来, 人民已经厌倦了巫统的政治伎俩, 希望从峇东埔开始遏制极端狭隘的种族主义继续在我国蔓延,分化全民团结。

现今我国的政治概况,国阵正处在一个非常不利的阶段, 虽然手握中央政权, 但已经流失了人民大量的支持力量作为其后盾。我认为国阵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球也已经到了国阵脚下。 国阵的前途何去何从就得看每个成员党是否能互相帮助多听取人民的心声,了解人民的意愿, 尽力舒解民困。

如果身为国阵主干的巫统还是我行我素,依然故我的对极端种族主义情有独钟,我想丢失江山,毁掉国阵五十多年的基业并不是不可能的事。如果这事情真的发生,国阵的其他成员党也肯定的会随之陪葬, 成为政治的兵马俑。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知错不改, 天理不容; 变本加厉, 人神共愤”, 愿以这一席话与巫统领袖共勉之。 希望巫统中央领袖要以身作则并严厉管制其干部, 停止玩弄种族之间的敏感课题,尊重马来西亚这片土地是各个民族共同拥有的一片疆土。